微信公众平台试运行“洗稿投诉”功能 不合规内容将被原创内容覆盖

2024-01-09 07:25:26 点击: 修改 投诉 刷新
  近日,一些新媒体账号反应,收到了微信公众平台发出的“洗稿投诉合议小组”的试运行邀请。随后,经腾讯方面确认,微信公众平台于日前确实针对“洗稿”问题试运行洗稿投诉合议机制。
  据了解,对于法律可明确界定的抄袭或“洗稿”内容,微信将直接判断处理。对于判定可能有“洗稿”争议的内容,经投诉方确认发起公开投诉、被投诉方确认回应后,将邀请并期待微信“洗稿投诉合议小组”作出客观的评定。经合议若存在“洗稿”,“洗稿”内容将会被替换为原创作者的内容展示,合议结果也向用户公开展示,同时帐号也会受到相应处理。
  微信方面指出,“洗稿投诉合议小组”是指经微信公众平台邀请,作为中立方对平台有争议的信息内容作出合议的小组。对于坚持原创、无抄袭违规历史的原创作者,平台将持续通过微信服务通知方式邀请其加入”洗稿投诉合议小组”,后续还会继续邀请,暂不支持自主申请。
  平台将从“洗稿投诉合议小组”随机邀请成员参与“洗稿”投诉合议,当24小时内回收的结果大于等于10份,该合议有效;若大于等于70%的“洗稿投诉合议小组”成员认为被投诉方“洗稿”,按照合议的多数意见认定为“洗稿”。若被投诉方在收到投诉通知后承认洗稿或自行删除内容,也会被默认认定为“洗稿”。
  资料显示,洗稿就是通过将原作品的表达用类似语言重新表达一次,可以规避机器审查,因而成为近期社交网络自媒体不当吸引用户的手段。
  此前,据新华社调查发现,随着相关部门对抄袭、剽窃的打击力度加大,一些自媒体采取更加隐形的侵权手段,通过将他人原创摘编整合“洗稿”,已形成地下产业链。
  “刚原创出来很快就被‘洗’了,阅读还能过万。”曾遭遇多次“洗稿”的一位知名自媒体人说,“洗稿”成本低、产量大,还能带来更多广告和流量,导致越来越多自媒体选择“洗稿”而非原创,造成大量侵权,更蚕食原创精神。
  就环球网科技此前报道称,曾有自媒体从业者对环球网科技记者描述自己的工作:“打开电脑,浏览所关注领域的新闻网站,发现几个热点话题,然后开始‘扒’(摘抄)有趣的内容或观点成文。”他表示,赚不赚钱主要靠勤奋,要保证更新跟得上。
  某知名自媒体作者说,自己曾对“洗”过的文章进行投诉,但始终没有通过。“核心创意、例子、重要语句一模一样,可因为两篇稿子里没有一段话是完完全全相同的,管理员也表示很无奈。”
  发展到现在,“洗稿”显然成了一种顽疾。但是否构成侵权,业界尚存争议。而且,想走法律维权途径也很难。
  一位曾做过“原创维护联盟”的业内人士说,原本想集中代理这方面的法律业务,但因“洗稿”维权举证难、界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朱朝锋律师对环球网科技记者表示:“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原创者的创意、表达,如果‘洗稿者’把别人的创意或者表达照搬,或者进行部分改写、但核心价值还是别人的,就涉嫌侵权。判断的标准是,要看其有没有照抄他人创意,是否和他人作品构成实质相似,构成的话当属侵权,违反著作权法规定。”
  “但是,判断是否是实质性相似比较困难,一方面,举证难度比较大;另一方面,维权成本高。维权需要搜集证据,聘请律师,法院起诉,而一个诉讼程序下来短则两三个月,长则半年甚至更久。”朱朝锋律师指出。
  对此,专家建议,斩断“洗稿”产业链需要司法部门、内容分发平台等多方同步发力。比如,提高平台原创审核力度,通过机器算法和人工审核相结合来监管,用技术手段来为行业纠偏。
  目前,随着微信公众平针对“洗稿”问题的“洗稿投诉合议机制”开始试运行,可以为行业起到净化的作用。

相关分类

综合 站长 热点
该信息已过期